手机行业的2023:只剩12家主流品牌产品功能已卷无可卷

  配件展示     |      2024-01-02 08:10

  e星体育官方网站最近几年,手机行业频频迎来至暗时刻,整体出货量持续下滑,无数品牌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即将过去的2023,则被各行各业视作复苏的一年,对于亟需希望的手机行业而言,同样至关重要。

  从出货数据来看,手机整体销量仍在下滑,但逐渐止住了2022年的暴跌趋势,孕育着增长的希望。产品层面,各大厂商仍然在疯狂内卷,持续输出新技术、新卖点。作为小众品类的折叠屏,2023年迎来全面崛起,销量占比不高,但销量增速极快,成为头部品牌抢占的高地。

  因此,2023年,手机行业仍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同时也能看到很多亮点,让人更加期待它们在2024年的表现。

  2023年还活跃在手机市场中的品牌,都是打赢过一轮又一轮残酷淘汰赛的狠角色,在技术、产品、市场等领域都有硬实力。在2023年的复杂市场环境中,它们是如何应对危机、寻找机遇的?它们又有怎样的得与失?下面我们先按照品牌来一一盘点。

  苹果仍然是手机行业的最强王者,作为一年只更新一个机型的厂商,它们在面对安卓手机厂商们的攻势就拿出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对策——「降价」。iPhone 15系列虽然看起来变化很大,不过给人感觉还是在挤牙膏,iPhone 15标准版继承上一代14 Pro的“衣钵”,但还是没有高刷,说来说去,Pro版的升级基本只有钛金属,其他的C口、5倍长焦、操作按钮显得很鸡肋。

  过于「保守」的产品升级策略难免会招来不满,但苹果在商业层面仍然大获成功。2023年,苹果已经连续三个季度营收下滑,但下滑幅度非常低,而且Q2、Q3均实现净利润增长。

  以iPhone 15系列来说,苹果的策略是利润最大化而非销量优先,即尽可能地让消费者购买Pro系列机型。同时,苹果也把降价作为了吸引用户的杀手锏,第三方电商平台上,iPhone 15系列的价格相比官网已经便宜了整整一千元。如此大额的降价幅度让iPhone 15系列的销量暴涨,在双十一期间直接霸榜京东。

  但苹果目前最重要的问题仍未解决,在国产手机厂商们配置越来越强的当下,iPhone的市场需求只会越来越低,分析师郭明錤表示,展望2024年,iPhone在中国市场的出货衰退仍会持续。

  要说2023年手机圈内最出圈的一件事,莫过于华为Mate 60系列的上市,小雷至今仍记得华为在没有任何预热和宣传的情况下,直接将Mate 60系列上架官网,瞬间引爆整个互联网。

  长达两个月的缺货期也证明了华为Mate 60系列的火爆程度,作为华为近三年来第一款重新支持先进移动通信网络的旗舰产品,Mate 60系列的回归将公众的视野又重新拉回到了手机市场上。

  得益于Mate 60系列的推出,华为在第三季度的出货量直接增长了37%,虽说这37%的涨幅并非全由Mate 60系列贡献,但能让更多消费者去购买华为手机,就说明这款手机已经取得了成功。

  可能之前的消费者不到需要换手机时都不会去关注手机市场,但华为的王者归来引发了超高的热度,让大家重新开始接触和了解市场,也变相推动了整个手机市场的销售情况。

  但话又说回来,华为目前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产量,Mate 60系列至今仍需要抢购和加价且华为需要为即将发布的P70系列和Mate 70系列腾出产能,如果2024年华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回到国产手机第一也只是时间问题。

  不可否认,2022年末发布的小米12S系列让小米的口碑得到了大幅提升,今年初发布的小米13系列更是让小米拥有了空前的超高热度,近期发布的小米14系列也是延续了这一优异成绩,开售仅一个多月出货量就已经超过了300万台,算是今年国产手机中的顶流产品。

  根据BCI的数据,小米在双十一期间的激活量仅次于苹果,达到了149.9万台,这也得益于小米13和小米14系列的超高产品力。业内人士表示,小米的热销是其综合产品力和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回暖共同叠加的结果。

  但小米依然面临利润不高,高端转型困难的问题。根据IDC公布的数据显示,小米在折叠屏手机市场的份额一直低于5%,在一众国产手机厂商中处于垫底的地位。因此如何在中低端市场保持较高份额的同时尽可能打开高端手机市场,仍然是小米2024年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

  从数据来看,OPPO的市场表现力非常不错,在一整年基本都能保持在前三左右的位置,这一切都得益于OPPO深谙市场需求,能够准确分析出用户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准确把握住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Reno系列就是如此,凭借出色的人像拍摄能力、足够轻薄的外观赢得市场的认可。

  不过2023年的OPPO与前两年稍稍有些不同,如今的OPPO似乎把更多的重心都放到了高端市场,中低端市场和性价比手机则是下放给了一加和线年,OPPO的产品更新速度极慢,除了OPPO Find X6系列、OPPO Find N3及OPPO Find Flip 3外,其他让人印象深刻的产品较少。

  另外根据公开资料显示,OPPO对于折叠屏手机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升高,光是在铰链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就超过了200多项,也与国内大多数柔性屏幕厂商达成了深度合作。不过光是依靠折叠屏手机就想坐稳市场前三的宝座还是有些难度的,尤其在荣耀、小米、vivo都推出更多高性价比折叠屏手机的当下,OPPO的折叠屏市场要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vivo算是2023年手机市场中最让小雷惊喜的一位,它在手机高端化做得足够成功。2022年发布的X80系列为vivo在高端手机市场打下了厚实的基础,相关数据显示,X80系列的发布让vivo在高端手机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04%,并成为国内高端手机市场的Top2,稳中求进的X90系列更是刷新了vivo在高端手机市场的占比,其中X90 Pro和X90 Pro+的销量为X80 Pro的4倍有余。

  vivo则是凭借自研的芯片、自研的系统成功塑造起了高端的形象,如今vivo的每一代X系列基本都能赚得盆满钵满,不管是市场消费者还是媒体对vivo的高端产品都持以肯定的态度。

  产品策略方面,荣耀执行了机海战术。目前,荣耀的手机产品线划分为X系列、数字系列、Magic系列、Play系列、畅玩系列等,以尽可能覆盖所有细分市场。

  除去销量、攻占大众市场的同时,荣耀也在高端产品上持续发力,折叠屏成为了一个突破口。2023年,荣耀发布了荣耀Magic V2、荣耀V Purse以及荣耀Magic Vs2三款折叠屏产品,分别主打旗舰配置、时尚外观和轻薄体验。荣耀折叠屏2023年获得成功,双十一期间斩获了多个折叠屏品类的销量冠军。

  12月26日,传音控股发布公告称,预计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21.22亿元,同比增长33.32%;归母净利润54.9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21.15%。专注于海外下沉市场,素有“非洲之王”称号的传音,2023年给出了一份让友商们羡慕的成绩单。

  传音业绩增长,主要源于海外市场上的开拓。第三季度,除了非洲市场,传音在中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菲律宾等市场的出货量都排名第一。

  产品方面,传音旗下有Tecno、Infinix、iTel等多个子品牌,主打入门市场,并且在海外下沉市场形成强大的号召力。过去一年,传音发布了很多产品,比如近期发布的Infinix Hot 40系列,以“游戏手机”为卖点,虽然在中国用户看来性能一般般,但5000mAh大电池、快充、高刷屏等,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入门市场上仍有很强的吸引力。

  不过,2023年的iQOO产品,在游戏场景之外,围绕影像、屏幕等维度,做了大量的优化升级,让产品的全能性变得更强了。以iQOO 12系列来说,它的配置仍然可以吸引到性能向玩家,但它在影像方面的豪华堆料,也能打动对摄影要高要求的用户。

  作为OPPO的子品牌,一加的定位和打法发生了一些变化,产品线变得更加精简和聚焦。一加主要的产品系列就两个:主打高端旗舰的数字系列和主打中端的Ace系列。

  2023年发布的一加12定位全能型旗舰,性能、屏幕、影像、快充等各方面配置拉满,外观辨识度方面也下足了功夫,这款手机的定价卡在了4000元-6000元高端价位。更早些时候,一加发布了一加Ace 2系列的多款机型,它们基本使用的都是次旗舰或旧旗舰芯片,主打2000-3000元,属于比较甜点级的产品。

  另外,2023年10月,一加海外发布了折叠屏产品“OnePlus Open”,它的配置和OPPO Find 3基本一致。OPPO让一加打折叠屏头阵,应该是看重了一加过去多年在海外市场积累的影响力,毕竟一加旗舰产品在海外一直拥有庞大且忠实的粉丝群体。看来,一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产品线和OPPO主品牌互补,还有冲击海外高端市场的任务。

  真我一直采用的是“越级”打法,可以理解为旗舰特性下放,比如2000元价位的手机也会配备大功率快充。线年成功打造出了爆款产品,比如双十一期间杀疯了的线 SE,凭借着均衡的配置、出色的性能以及实惠的价格,在线上年轻用户群体中引爆了。

  坦率说,魅族当前的手机产品,综合实力和头部品牌旗舰相比有一定差距,这从屏幕素质、影像实力等方面都能看出。不过,魅族手机在外观设计、系统等方面还是保持着差异化卖点,能维持住用户基础。而且,魅族2023年在疯狂开店,线下渠道恢复得很快。再考虑到魅族在车机系统上的布局,魅族未来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作为折叠屏手机的先行者,三星折叠屏2023年的表现仍然抢眼。显示供应链咨询公司DSCC公布的数据显示,Q3三星折叠屏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了惊人的72%,三星新发布的Galaxy Z Flip 5和Galaxy Z Fold 5两款机型就拿下了超过六成的份额。不过,三星也将面临国产品牌们的竞争,它们的折叠屏产品在快速崛起。

  过去一年,手机行业内的各路玩家都各显神通,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来参与竞争。头部品牌继续发挥在技术、产品上的优势,争夺关键市场,它们牢牢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子品牌和非头部品牌则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IDC数据显示,2023年Q1,智能手机出货量2.686亿台,同比下滑14.6%,可以说是暴跌。Q2,智能手机出货量2.653亿台,同比下滑7.8%,跌幅有所收窄。Q3,智能手机出货量3.028亿台,同比下滑0.1%,下滑的趋势已经明显抑制住了。

  而Q2、Q3,出货量TOP5品牌中则出现了一匹黑马——传音。在其他头部品牌销量持续下滑时,传音这两个季度实现了34.1%、35%的销量增长,表现着实惊艳。传音的逆势增长,主要源于新市场的成功开拓,作为非洲之王的传音,把业务覆盖到了中东、拉美等地区。Canalys分地区市场数据显示,Q3,传音在中东市场排名第三,增长35%;在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市场排名都来到了第四,增长率分别为56%和31%。

  根据IDC数据,Q1,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6544万台,同比下降11.8%,TOP5厂商分别为OPPO、苹果、vivo、荣耀和小米。国内手机市场2023的开年依然非常低迷,数家品牌的销量跌幅达到了两位数的百分点。

  Q2,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6570万台,降幅缩窄到2.1%,TOP5厂商分别为OPPO、vivo、荣耀、苹果、小米/华为。除了OPPO和小米的排名不变外,其他位置都有了调整,苹果尽管销量有所增长,但排名跌到第四。表现最抢眼的,自然是华为,76.1%的销量涨幅让它追上了小米。随着新品发布节奏恢复正常,华为手机的威力在这一季度显露出来。

  Q3,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6705万台,同比下降6.3%,TOP5厂商分别为荣耀、OPPO、苹果、vivo和小米。这一季度表现最好的是荣耀,以19.3%的市场份额回到第一的位置,而上次还是四个季度前。荣耀的出色表现,和其他产品和市场策略分不开,荣耀面向线系列这类爆款,带动了销量增长。

  2023年,几乎每家头部品牌都在做折叠屏,包括三星、华为、OPPO、vivo、荣耀、摩托罗拉、传音、谷歌等。另外,小折叠产品潮流在2023年延续,出现了OPPO Find N3 Flip、vivo X Flip、传音Phantom V Flip、三星Galaxy Z Flip 5、摩托罗拉razr 40等机型。小折叠屏的优势在于成本和价格更低,更容易让用户买单,同时更小巧的机身和更高的颜值更能打动人。

  大折叠方面,竞争也非常激烈,部分厂商甚至玩机海战术。荣耀一口气发布了Magic V2、Vs2、V Purse三款折叠屏产品,华为则推出了Mate X3、Mate X5两款产品。而三星、OPPO、vivo、小米、传音自然不会缺席,作为安卓领头羊的谷歌也发布了旗下首款折叠屏Pixel Fold。

  DSCC数据显示,2023年Q1,折叠屏全球出货量201万台,同比下滑8%;Q2,折叠屏全球出货量220万台,同比增长42%;Q3,折叠屏全球出货量700万台,同比增长16%。

  曾风光一时的黑鲨,已于2023年实质性放弃了手机业务,重心转移到外设产品上。12月,黑鲨还召开了一场发布会,主角居然是能量饮料。而曾以拯救者品牌打造游戏手机的联想,也在2023年逐步放弃了摩托罗拉之外的手机业务,一并退出了游戏手机领域。

  但另一方面,游戏仍然是智能手机的重点使用场景,游戏体验往往是常规旗舰手机着力宣传的卖点,并且是未来旗舰机持续发力的重要方向。

  10月,小米官宣了全新影像传感器品牌「光影猎人」,小米不满足于简单的CMOS定制和堆料,而是推出一个专属的品牌,小米14系列就首发搭载了光影猎人的传感器。vivo发布的X100系列,推出了独此一家的全焦段人像镜头,而自研影像芯片、蔡司联合调校的配置也一应俱全。

  iPhone 15 Pro系列用上钛合金,这种材质比钢更轻但强度比铝更高,通过这种新材料,iPhone 15 Pro系列成功瘦身。小米14 Pro也推出了钛合金特别版,在中框部分用上了钛合金材料。小米14 Pro还搭载了龙晶玻璃,通过类似于陶瓷的微观结构大幅提升坚固程度,官方称抗跌落性能提升了10倍。

  另外,8月底突袭式发售的华为Mate 60 Pro把卫星电话带到了手机上,引发了关于这项新功能的热议。在雷科技的实际测试中,我们发现,华为Mate 60 Pro的卫星通话表现亮眼,通话质量很高。而为了在智能手机上实现卫星电话功能,华为通过自研技术攻破了天线小型化的难点,让普通用户也能用上这项功能。卫星通话的使用场景,则是在没有地面信号的极端环境中,对旅游、野外工作者等群体来说,该功能很实用也很关键。

  快充技术在2023年也卷到让人咋舌的程度,年初线W快充,线分钟充满。紧接着,Redmi公布了300W快充技术,魔改后的红米Note 12 Pro+能5分钟充满。不过,快充功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就会面临边际效应递减。120W快充充满电大概要15分钟,240W快充能够把这个时间再缩短一半,但带来了体验升级相对就没那么明显了。因此,2023年发布的手机产品中,包括旗舰机,比较常见的仍然是百瓦快充。

  屏幕技术,也还在继续卷,并且卷出新方向。首先是亮度,iPhone 15系列将屏幕峰值亮度增加到2000尼特,Redmi K70 Pro、一加12等机型则把局部峰值亮度提升到4000尼特以上。其次是护眼,荣耀、一加、小米等品牌都找到了莱茵认证、医学指导等各种类型的背书,以彰显自己在护眼技术上的可靠。

  最近几年,华为鸿蒙一直是国产自研系统的标杆。2023年,其他厂商也加快了自研系统的脚步。10月,小米澎湃OS正式发布,作为自研系统,澎湃OS最关键的是完成了底层重构,并且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穿戴、IoT和车机产品上。通过澎湃OS,小米可以将自家生态内的所有产品整合到一起,即雷军所说的“人车家全生态”,而这也是在给明年上市的小米汽车做准备。

  国产品牌纷纷在自研系统上发力,归根结底是想掌握更充足的自主权、构建自己的生态优势。随着智能设备数量的快速增加,几乎每家头部厂商都要考虑如何整合管理海量设备的问题。这种时候,自主权在谷歌手上的安卓,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鸿蒙、澎湃OS、FlymeOS等系统,共同点都是可以用于不同形态的设备,将同一套应用和服务在自家的生态中流转。

  作为新品类的折叠屏的出货量仍在快速增长,并且牢牢占据着超高端市场,代表着未来手机形态的进化方向。手机产品上的技术创新仍然在不断深化,材料研究的最新成果在产品上落地,给手机带来更强的可靠性;快充技术大踏步向前,追求着充电效率的极限;影像技术竞争进入新阶段,手机进一步挤压了相机的生存空间。手机端技术的不断进步,最终在产品层面上都能转化成更好的使用体验,让用户从中获益。

  2023年是大模型全面爆发的一年,它的触角也逐渐延伸到手机端。高通和联发科发布的旗舰芯片上,都把AI尤其是生成式AI能力作为重要的技术亮点来宣传。它们的AI大模型能够在端侧部署,直接运用于内容创作、生产力等场景。高通和联发科直接给手机厂商提供了解决方案,大幅降低了它们部署大模型的成本。

  同时,手机厂商们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发大模型。2023年,小米公布了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MiLM-6B、vivo在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自研AI“蓝心”大模型、OPPO发布了个性专属大模型与智能体——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可以预见的是,2024年,AI和手机的联系会更加紧密,手机上借助AI实现的功能会更加丰富。

  Counterpoint公布数据显示,Mate 60 Pro发售六周,销量就突破了160万,至今仍供不应求。BCI的数据则显示,10月第一周,华为的国内市场份额已经接近20%,排名第一。

  而且,尽管Q4数据尚未正式公布,但IDC等市场调研机构均表示这一季度手机出货量将实现正增长。小雷大胆猜测下,2024年手机市场的整个大盘,将能走出低谷、迎来增长。